总裁西装头像-总裁西装量身定制
林更新特警造型来袭,在《相遇别离》中林更新饰演的角色有哪些看点?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此部剧中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不说话的林更新,颜值也是扛扛的,制服严谨超可!开篇是玩世不恭的富二代,没想到后面还有这段穿特警制服正气凛然的一面呢。捕捉这部剧中的亮点:
看点一,人格切换自如。
林更新在这部剧里面能够做到切换自由且连接无缝的人格吗对他来说考验是非常大。这件事本身看来就是一件完成不了的任务。一人饰俩角色。如果表演的力度不够,就会显得不饱满,而太过了又容易让观众看出戏。真的,这已经不是再说演技的问题了。更多的是对表演力道的拿捏恰到好处。剧中他无论演的是飒爽的特警,还是游走在黑白两道善意两端,见血的大卧底,不同的角色穿梭,都和林更新本身的帅气就足以迷倒万千少女了,所以这个自称9亿少女的梦想让林更新实现了。也让观众和内行人看到了他的帅裂苍穹的完美蜕变哈哈。
看点二,这部剧的题材好
比起那些普通的爱情故事,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同样也有着都市的味道,但是它主要的讲述还是一个无数人心目中的无名英雄?缉毒特警,他们神秘而伟大。我们都知道缉毒特警是有多么不容易,在现实生活我们根本是见不到他们的,能见到他们的也只是牺牲后的名字而已,这部剧中林更新饰演的严谨这一人物角色也让人感动,让我们想到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像这个角色一样的存在,不敢肯定和否认,也不能去猜测,因为只有他们身份是隐蔽的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也希望现实中能有像剧中一样那样能过着玩世不恭的富二代生活,一边暗地工作一边还能享受生活。
看点三,穿着打扮如移动的衣架子
从这部剧中的两个角色,也分别有不同的服装亮点。休闲的时候穿着T恤衬衫,霸道总裁的西装,到特警的制服,试想没有林更新这么高大又帅气的衣架子是没有谁能够随便扛得住的,虽然在经常在微博每次看到林更新发的文都很想笑,但是这次在屏幕在看到他饰演的严谨又不由得发出一种敬畏之感。他在里面无论角色和衣服都感觉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看点还有很多,先说到这,剩下的留给你们去想象了。
被你忽略的重点——卖家内参李大庆成功背后的故事
被你忽略的重点——卖家内参李大庆成功背后的故事
这几年网络培训兴起,也出现了许多亦真亦假的大咖。例如精神门智多星,深度触网刘晓,社群空间站狼师爷?卖家内参李大庆等等我就不一一类举。有的老师确实心怀大志,为帮助他人。也有的老师是心怀鬼胎,只为榨干学员口袋里的钱。
我对于这些老师讲的课其实兴趣不大,万变不离其宗。但是我特别喜欢挖掘这些老师的是如何从一个草根一步步成为一个培训大师。这也是我搞几年网赚,养成的一个习惯,喜欢挖掘成功背后的秘密。
废话不多说,现在我就给你一步步揭秘卖家内参李大庆总裁如何从草根一步步成为培训大师。在神奇的网络上我并没有搜索到李大庆总裁2011年之前的任何信息。根据他自己的介绍说自己是70年生人。这一点可以在他的天涯论坛上得到印证。
2012年2月26日。前天是他43岁生日。这一定是虚岁。
关于大庆总裁的2011年之前的经历。我们只能在他的自传《缺陷是金,磨难是银》上了解。根据他自己承认自己网名独眼易龙,原名李易龙,前著名大烟鬼,前著名人,前著名口吃者。现外号独眼易龙,曾经外号萝卜头,地包天(兜兜齿),磕巴龙,快枪手(佬意思)。左眼失明,缺五颗牙(从23岁开始如此,)三次自杀,两度破产,一次入狱,一次离异,4年史,7年手*史,16年口吃自闭史,20年吸烟史。
这本自传中,主要写了自己自卑被人欺负的童年以及成年之后,他在俄罗斯闯荡的亲身经历。这段经历在徐鹤行看来也具有传奇色彩。期间遇到两位贵人,第一自己的同学廖勇,另一个是在俄罗斯监狱认识的蔡老。廖勇让李大庆总裁获得金钱上的成功,蔡老让李大庆总裁精神上极大丰盈。也正是蔡老的影响,大庆总裁才走上了培训这条道路。
说来也是神奇,大庆总裁天生口吃,俗称结巴。对,就是一个说话也不利索的人,才培训界闯出来自己的名堂。想到这一点,对于一个十分正常的我来说,深感忏愧,一个说话口吃的人,都能在培训行业混出名堂。你说还有什么能难住一个正常人的吗?
2011年二月份开始,李大庆总裁用独眼易龙这个名字分别在天涯新浪博客和自己QQ空间分享自己的自传《缺陷是金。磨难是银》,很遗憾,他的这个自传,已经在天涯删除了。现在只能在其博客和QQ空间看到。 如果你对李大庆总裁这本自传感兴趣,联系我。
3月21号,李大庆总裁在QQ空间写了一个和自己网络老师的三年赌约,大致内容就是通过网络赚钱,实现向社会捐助100万。三年后,也就是在2014年3月21日,李大庆总裁的三年赌约宣告失败。李大庆总裁。总结失败的原因,是自己执行力不到位所致。根据李大庆总裁讲述,第一是因为眼疾,不得不中断休息。第二,自己俄罗斯还有生意上的事要处理。所以没有专心做这件事。
?2011年6月李大庆总裁开始在天涯账号分享《改变你生活的36部**》。
持续分享了一年,这充分说明大庆总裁十分自律和有毅力。2012年李大庆总裁因为眼疾,主要在休息状态。没有多少动态。
在2012年12月31号,首次推荐电视剧《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豆豆?。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在2014年3月25号,发表解读天道这部电视剧背后的思维模式,或许著者本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写的一本书,能成就以为培训老师。
2013年2014年这两年,通过网络可以看出李大庆总裁主要做一个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主要包含七个项目零器械健身方案+零恐惧方案+零戒烟方案+驱动力+掌握优势+人性艺术+自我创造+私人空间账号。
以上可以说明李大庆总裁在2011年之前就混迹于网络,只是那个时候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学生。
李大庆总裁的转折点在于,2015年8月15日,李大庆总裁的买家内参首次在李炳池的公众号内发布6+1序列成交文案。
现在的你是不是很好奇。李炳池为什么帮助李大庆总裁发售课程?李大庆总裁和李炳池什么关系?
难道是亲戚?根据大庆总裁讲述:当初李炳池开课的时候,合赢岛收费两万一年,李大庆总裁直接转给李炳池五万。李炳池亲自给李大庆总裁打电话,表示感谢,并承诺,以后会员费涨价,绝不收李大庆总裁一分钱。在此,我不得不夸赞李大庆总裁看人的眼光很准。现在李炳池的一个文案课需要五万。合赢岛会员费十万以上。
有兴趣完成挑战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卖家内参官方微信号。
根据一位第一批加入卖家内参的合伙人讲:从5年前大庆总裁开始在网络上活动,我就开始关注,15年上半年加入卖家内参会员,当时书名还是微商秘籍,只有一本书,全国只有不到100人手里拥有,真正第一批的卖家内参会员。
?为了防止某些不良居心的人拿着冒充元老级忽悠人,我就不在公众号发图了,如果有缘分并且你真的很好奇的话,我在发给你看看,和你拥有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16年6月左右,有幸成为卖家内参第一批合伙人38位总裁之一,卖家内参至今,只有第一批的合伙人是李大庆总裁总裁亲自招募的。
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李大庆总裁2015年8月通过李炳池公众号招募卖家内参会员,到16年6月,才开始招募第一批合伙人。十个月的时间,你或许很好奇 这是个月李大庆总裁干什么去了。
根据李大庆总裁自己讲诉,这期间他俄罗斯生意还在继续,这段时间一直处理在俄罗斯的生意。
这个时候卖家内参的雏形开始形成。最初的会员课程也就是《思维变现》《微信直邮技术》《电讯成金》和两本实体书《逆推换算思维合计》《卖家内参》和一大堆资料。
当初我学习完会员课程得时候,感觉说的很有道理,就是不知道如何运营。心里还想是不是被骗了。学习完合伙人课程之后,才发现会员课程已经把所有的武术口诀告诉我了。只是我的资质潜,并没有领悟到。合伙人课程就是把这些武术口诀变成一招一式在你面前示范。
这三年来,我最佩服李大庆总裁的是每天上午十点合伙人课程。晚上九点会员课程,重来都没有中断过。非常自律,我自愧不如。
随后,会员课程又增加了《改字成金》《学以致用系列一二》。所有新增的课程,都是《点讯成金》这个课程如何变现的示范。实体书也从一本至两本又增加到六本。
到现在卖家内参合伙人招募了十八期。一千七百多名合伙人。根据李大庆总裁的五年计划,每一年开设一个新的课程。第三个新课会在2019年5月份正式开始。目前两个课程是《微信6+1实战演练》课程36天和《职业群主》课程也是36天。我个人来讲,非常感谢卖家内参。因为仅仅靠推广卖家内参2017一年时间赚了十几万,想知道徐鹤行是如何做到的。请搜索《卖家内参如何让一个屌丝月赚万元 》,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25位朋友组建了自己的圈子。?
或许你很好奇,李大庆的课程体系来源于哪位培训老师,还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李大庆总裁,根据的讲述卖家内参绝大部分资讯都是李炳池合赢岛,里面的成员内部相互分享的。这一点我无法证实。因为我不是合影岛会员,对圈子里面的内部信息,没有掌握。但是根据我学习卖家内参和其他营销老师的课程相结合。可以很肯定的是,卖家内参里面有学多内容,李大庆总裁是改编的刘克亚,王紫杰,超常规李才文等老师的精华部分。
卖家内参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神奇,有魔力。让这么多培训高手和实战高手折服。想知道答案,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把卖家内参的背后的秘密,翻个底朝天。
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的结缘股神
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盛赞TRANDS(创世)量身定制:
2007年11月27日,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Warren E.Buffett(沃伦·巴菲特)先生致信大杨创世董事长李桂莲女士,对创世量身定制的西装给予高度评价:这些西装太合身了,太帅了,这样的感觉不曾有过。在信中巴菲特还对李女士的非凡成就表示钦佩,你的创业故事对年轻人很有启示,那就是智慧加奋斗就会成功。
TRANDS(创世)亮相“股神”巴菲特股东年会:
2009年5月2日—5月4日,大杨创世董事长李桂莲女士应邀参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并与“股神”沃伦·巴菲特先生单独会面交流。巴菲特先生为TRANDS(创世)品牌亲笔题字“三十年卓越,缝制男装新高度”。巴菲特先生在三天的活动期间,全程穿着创世量身定制的西装,得到好友的交口称赞。巴菲特的好友,包括比尔·盖茨、合伙人查理、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可口可乐公司前总裁、以色列首富等都纷纷预订创世量身定制的西装。
巴菲特盛赞大杨创世30年非凡成就:
2009年8月25日,李桂莲董事长收到了沃伦·巴菲特先生寄来的一段DV视频。原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年会相聚之后,巴菲特先生得知大杨创世即将迎来创建三十周年的庆典,便专门请来摄影师录制了这段视频,表示祝贺。
视频内容如下:
“我很高兴通过这段视频与中国的朋友再次相聚。两年前我拜访了大连,大连的市长、这座城市以及我见到的每个人,使我的这次旅行非常成功和愉悦。我希望不久再次回到大连。那次旅行的一个亮点是与李女士结识,了解大杨创世,这家由她建立的了不起的公司,想一想30年前还仅仅是几台缝纫机,现在已年产500万套西装,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个故事应该给中国人和全世界的人以启迪。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很多的美国人听,他们都很敬佩大杨创世30年的成就。
我要告诉大家,我现在有9套创世的西装,我扔掉了以前所有的西装。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我的律师都穿创世西装,现在比尔·盖茨也穿创世的西服。他们了解李女士的成就,都很喜欢她。事实上,我认为比尔·盖茨和我应该开一家男装店,卖李女士的西装。我们会是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我们真的太喜欢创世西装了。
我们收到的这些产自中国的西装,从来不需要一点的改动,它们太合身了。已经好久没人夸我的外表了,但自从穿上李女士的西装,我们不断得到朋友们的夸奖。我想比尔·盖茨和我真的应该开一家服装店,卖大杨的西装,说不定我们会更富有。
我想借这个机会说:大杨创世30年,真的了不起。我祝愿你们下一个30年再造辉煌。我希望10年后,再回大连,庆祝你们的40周年庆。同时真的希望有机会再和大连的朋友们相聚,和大家共度美好时光。
非常感谢李女士,感谢大杨创世为人们树立的典范: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里,究竟可以成就怎样的事业。”
从股神到时尚达人——创世改变巴菲特:
2011年4月29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1年股东年会即将开幕。沃伦·巴菲特先生在收到最新定制的西装后,百忙之中亲自致信大杨创世董事长李桂莲女士表示感谢。在信中,他写道在我人生的前76年,家人和朋友总是提醒我该如何改善穿着。而现在大家问我的唯一问题是,‘你从哪里买的这些西装,我怎么也能买到’。我已经从一个时尚潮流的落伍者变成了时尚的领导者。十分感谢你为我的衣橱不断增添非常棒的新品。
巴菲特四个完美再挺创世西装:
2012年5月29日,“股神”沃伦·巴菲特再次通过电子邮件给李桂莲董事长发来感谢信,他在信中写到:“完美的版型、完美的外观和完美的感觉出自完美的公司(大杨创世),这次谨送上我对您和贵公司的深深祝福!”在来信附带的照片中,可以看出,穿着创世西装的巴菲特先生显得精神矍铄,十分开心。
王耀庆:“霸道总裁”的另一面
“人生在世,是要做自己,还是只为自己?自作聪明,最后如何不忘初心?好人难做,做人好难,怎能看破情欲痴缠?浑浑噩噩,颠倒梦想,归途尽处又见泪光。往来追逐,最后全是错误。迷路失足,却有痴心人一生守护。培尔·金特的故事就要登场,且看浪荡子是否仍有人生方向。”
文 安妮
观众听到这段预录的声音后,灯光渐起,舞台左侧的上场门打开,演员王耀庆用两种声音说着台词,快步来到舞台中间指挥台边的谱架旁,他饰演的一对母子正发生激烈争执。
交响乐剧《培尔·金特》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开头打消了观众对这种新形式的疑虑。音乐厅里,管弦乐团、合唱团、演员统一在一起,像一支规范的乐队,又像一个完整的剧团,音乐与戏剧,格里格与易卜生,在21世纪的中国舞台上相遇了。
王耀庆演出的《培尔·金特》剧照
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在1867年完成了诗剧《培尔·金特》,在他的晚期作品备受推崇的戏剧界,这出戏算不上最出名。它共有5幕,合计38场,完整地演一遍全剧需要9个小时。1874年,易卜生在罗马结识了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Edward Grieg),邀请他为《培尔·金特》配乐,这部音乐后来不仅成为了格里格的代表作之一,也位列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古典音乐之林。
看完交响乐剧《培尔·金特》后,我与几位音乐界、戏剧界的朋友聊天,很奇怪,玩音乐的朋友竟大多不知道格里格的这组音乐背后有如此丰富有趣的故事,搞戏剧的人也鲜有听说易卜生的戏剧原来还有专属配乐。 台湾著名乐评人焦元溥惋惜于这种错位,如同当年格里格遇到易卜生,焦元溥找到王耀庆,为他量身定制,改编剧本,与全本音乐一起,来到了观众面前。
一个演员与两部名作
2016年,出于对职业精神的困惑,王耀庆和团队伙伴一起自主策划、全资制作了文化纪录短片集《职人访谈录》。刚做完演员李士龙的采访,从北京人艺回去的路上,王耀庆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他希望全片配乐都是古典乐,微弱地垫在下面。
团队找到焦元溥之前,他们已经在台北看过他与张艾嘉合作的交响乐剧《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的文本熠熠生辉,搭配的是门德尔松的同名组曲,焦元溥改编剧本,张艾嘉一人分饰多角,让经典喜剧焕然一新。
听说是为纪录片配乐,焦元溥说:“这是我10岁就开始做的事,很简单。”他从小就在学校做广播电台,后来一直从事音乐。合作当然很快敲定,不过焦元溥提了另一个条件,“我有个作品,想请王耀庆来演,这个演出很难,需要一个人演很多角色,他如果愿意,我就动笔来改”。他说的作品就是《培尔·金特》,数年前,他在伦敦国王学院求学时曾看过一个英国的演出版本,形式是将朗诵加入合唱与交响乐。
《培尔·金特》是格里格与易卜生的唯一一次合作,在格里格生前,全剧配乐既未出版也未完整演出过,后来的整理版本颇为混乱,目前收录乐段最完整、考证最详尽的,是《格里格作品全集》第18集。不过,即便是一般观众,也对《清晨》《山妖王的大厅》等名曲耳熟能详,现在乐团演出大多是组曲,最多也只演奏8段,焦元溥觉得可惜。
“这个作品里有很多其他精彩的地方值得大家好好欣赏,但其中好几段都只有1 2分钟,甚至更短,把它们作为独立的音乐来听,有点奇怪。”因为本身就是戏剧配乐,用剧情串联音乐顺理成章,早先也有人找上门来,请焦元溥做改编,但他始终屏着气。“要把剧情串起来,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出现,那我就永远不改(编)。”
《培尔·金特》排练花絮
王耀庆几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挑战,理由是他听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浪子颠沛流离的一生。 焦元溥对我讲起这件事时突然哈哈大笑,语气有些幸灾乐祸:“对于观众来说,耀庆很讨喜,而且他表演能力很强,他来了,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剧本改得很难。”拿到剧本的那一天,王耀庆正在香港演出林奕华导演的舞台剧作品《聊斋》,他当晚就把剧本读了一遍,录音发给焦元溥,焦元溥很快传回另一个音频文档——他将王耀庆的声音与格里格的音乐剪在了一起。
在诗剧《培尔·金特》中,易卜生以乡村破落户子弟培尔·金特的一生为线索,毫不留情地讽刺当时的挪威 社会 ,下笔极狠,让人很难不在读这部剧作的过程中自我审度。多年来,繁忙的中国戏剧舞台上很少出现这部名剧的身影,一方面是因为剧作很长,又是诗体,排演起来有极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剧中涉及到的场景众多,当时的挪威与今天的中国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文化隔阂,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以音乐为主体,表演为音乐服务,源生地挪威变得模糊,培尔·金特就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 。100多个人物被删减至22个,王耀庆以说书人的方式亮相,一人包揽全部角色,用声音带观众走过挪威森林、摩洛哥海滩、撒哈拉沙漠、北海峡湾,陪着培尔·金特从年少到年老。坐在观众席望向舞台,王耀庆一个人站在整个交响乐团中央,他被两位大师的作品包裹着,看起来很陶醉。
一个说书人与22个角色
在商业时代,演员王耀庆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标签, 想起他,脑海中的第一个画面总是西装革履的霸道总裁——优雅、自律、积极向上。 从这个角度看,浪子培尔·金特与他的既往形象相去甚远。
《创业时代》剧照
培尔·金特是个放荡不羁爱幻想的人,他年少时遇到爱情;去婚礼上劫持别人的新娘又抛弃她;到山妖洞穴勾搭山妖王的女儿却拒绝与她成婚。他的一生都在坑蒙拐骗,去阿拉伯冒充先知,到美洲淘金……家乡的人评价他“此人从来没有真面目”,说到底,他永远惧怕承担责任,始终选择逃避。
我很好奇王耀庆对这个角色的评价,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提出他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现的现象:“其实培尔·金特跟很多中国男人一样,每天都在外面,很辛苦,你为什么不体谅我?”
在东方视角下,家庭与事业往往处于两难的对立面,下班后独自在楼下抽一根烟再回家的东亚男人形象深入人心,男性逃避责任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这是19世纪的培尔·金特与当代中国 社会 之间的关联,也是王耀庆给作品的题眼。 “无论男女,现在压力都很大,我能不能逃?逃跑后会承担什么?浪子就一定是被大家讨厌的吗?”
没有戏剧舞台的布景、服装、道具,甚至没有导演,王耀庆任务繁重,他需要把故事讲得清晰,同时要让观众听到音乐时想象得出画面。“排练前我有很多疑问。是脱稿吗?是要演吗?从头演到尾?我们怎么跟乐团配合?音乐到底什么时候响?” 因为形式的限制,王耀庆将自己想象为乐团中的一件乐器,这件乐器可以在不同的时候发出不同的声音,将情绪传递给观众。
王耀庆对表演的心得很有趣。他说,当演出开始,舞台上其实站着三个人,一个是角色,一个是演员王耀庆,一个是他自己。 “我会观察演员王耀庆扮演角色的状态,提醒他时刻调整,注意控制。”当需要一人分饰多角时,他就成为一个指挥,安排“演员王耀庆”在多个角色间来回切换。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向“演员王耀庆”提问,再一起解决。“这次要在22个角色间转换,怎么才能做到22个独特且具有标志性的声音呢?”
这样的表演方法让舞台上正在发生的事清晰而准确。譬如培尔·金特遭遇海难上岸后,他的声音就变得苍老,有些滞后,带点沙哑,观众很快就能捕捉到角色的阅历;隐身妖怪博格的声音、童年记忆中铸纽扣人的声音与培尔·金特年轻时的声音一致,我们于是听到培尔·金特心里的声音,他一直在与自己的良知、善念、本性斗争。这些角色的台词其实都是他说给自己听的话。
声音表演的重头戏在音乐《山妖王的大厅》出场之后。这首乐曲是《培尔·金特》全篇最著名的音乐之一,被戏称为“挪威第一首摇滚乐”。格里格曾说它“像牛粪”“过于挪威风味”,在今天看来,这种表述太过自谦。音乐与文字共同打造的山妖世界光怪陆离,妖与人在同一时空共处,一如今天读到的各种奇幻小说。培尔·金特闯入山妖王宫是一种隐喻,我们在那个时刻必须思考:“人为什么是人?与妖有什么不同?”
王耀庆为塑造山妖王花了一番心思,这是一个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角色,在一段不算长的台词中,他放入大量夸张的英文单词、方言,加上诙谐的表情,与音乐本身的幽默感相得益彰。 创造这个角色需要想象力,而王耀庆打开想象力的钥匙是情绪。 “声音只是一个媒介,重点是情绪,我认为这是一个演员最珍贵的资产,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武器,是生活经验给你的。情绪让演员能够把角色传递出去,与观众直接交流。”
实际上,培尔·金特是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如同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对他的想象。王耀庆的表演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东方感,连焦元溥也说,王耀庆跟他起初对角色的想象不太一样,“看着他的表演,我都忘记我一开始的构想了”。
忙碌的生活中,王耀庆每天都会花一点时间让自己放空,待在房间里,抽雪茄、打 游戏 ,或者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 对他来说,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其实在处理很多事。就像《培尔·金特》里,乐团演奏乐曲的时候,他就站在那里,陶醉在音乐中,或者想接下来的戏。“很多问题、很多计划,会在放空中慢慢找到答案。”王耀庆说。
专访王耀庆:“慢下来,活在当下”
三联生活周刊:培尔·金特这个角色最吸引你的特质是什么?
王耀庆: 活在当下。不得不说,每个人一定都有一部分的“培尔·金特”,这是我感受到的,也就是所谓的“浪子”。听起来有点自私,好像今宵有酒今宵醉,但其实不是。这个作品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人和妖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我觉得就是一念之间,你是利己还是利他?我所说的“活在当下”,是此时此刻我在做一件事,就要尽力做好。比如,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想放假,放假的时候又焦虑着工作,当身处这样一个境况时,其实就是地狱。
三联生活周刊:一个人面对整个乐团,感受如何?
王耀庆: 非常享受。你试过站在音响的正中央吗?如果你是发烧友的话,那种感觉是非常幸福的!但我们这次都不是环绕音响,它是一个乐团。我右手边是小提琴一部,左手边是中提琴,后面是管乐、打击乐,合唱团的声音环绕着。我不是古典乐发烧友,但美好的东西都会吸引人。我总在想,它为什么这么优美、这么好听?
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觉得听古典音乐是一件极其做作的事情,大家都还在听流行歌曲、摇滚音乐的时候,有人说“你看我车上放的都是古典音乐”,太做作。但是我现在车里就有古典乐电台,它能够让人沉静下来,感受到一个作曲家的情绪,可能是浓烈的,可能是澎湃的,可能是哀愁的,娓娓道来。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背后的情绪,是很有趣的体验,对于演员来说,它是一种滋养。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王耀庆: 现在已经是极其多元化的一个世界了,超乎想象。我们现在用的是4G,马上要5G,时间在不经意间就已经被压缩了。我昨天跟做视频平台的朋友聊天,他们有数据,85%的用户在用1.5倍速甚至更高倍速看视频,很可怕。这时候就更需要让大家知道“慢”的美感。也许到了一定年纪,生理节奏慢下来,就可以接受慢这件事,或者说经历了很多,才能够理解慢下来的含义,看到它的美感。这跟审美、阅历、感知度是有关系的。
三联生活周刊:以前你也经常提到“慢下来”,这对于你,一个演员,除了自我整理,还意味着什么?
王耀庆: 活着。Every second counts,舞台上也好,生活中也好,每一秒都有意义,慢一拍、快一拍,都很重要。慢下来的时候你才会感知到每一个当下,才会明白,哦,活着真好!
三联生活周刊:到今天,你觉得表演这份工作对于你来说,最大的难度在哪里?
王耀庆: 难度在于如何维持第一次表演时的状态。 比如一个作品排过十次百次千次,怎样让观众觉得你是第一次演?这个角色要像第一次说这个话、做这个动作,表演才会恰如其分,观众才会相信。我现在跟你聊天,我需要思考、组织语言,听起来比较自然,而不是像台词一样说来就来,张口就是。时间久了,尽可能地做出自然的反应,挺难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还有什么想挑战的角色吗?
王耀庆: 我想演不说话、躺着就能挣钱的角色。植物人怎么样?而且是每一集都出现的植物人,或者舞台剧,他就一直躺在床上。这对观众和编剧来说也有挑战。这个人为什么一直都在?要他干吗?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 。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探访超级工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